层和块
之前首次介绍神经网络时,我们关注的是具有单一输出的线性模型。在这里,整个模型只有一个输出。注意,单个神经网络:
- 接受一些输入;
- 生成相应的标量输出;
- 具有一组相关 参数(parameters),更新这些参数可以优化某目标函数。
然后,当考虑具有多个输出的网络时,我们利用矢量化算法来描述整层神经元。像单个神经元一样,每个层
- 接受一组输入,
- 生成相应的输出,
- 由一组可调整参数描述。
当我们使用 softmax 回归时,一个单层本身就是模型。然而,即使我们随后引入了多层感知机,我们仍然可以认为该模型保留了上面所说的基本架构。对于多层感知机而言,整个模型及其组成层都是这种架构:
- 整个模型接受原始输入(特征),生成输出(预测),并包含一些参数(所有组成层的参数集合)。
- 同样,每个单独的层接收输入(由前一层提供),生成输出(到下一层的输入),并且具有一组可调参数,这些参数根据从下一层反向传播的信号进行更新。
事实证明,研究讨论“比单个层大”但“比整个模型小”的组件更有价值。例如,在计算机视觉中广泛流行的 ResNet-152架构就有数百层,这些层是由层组(groups of layers)的重复模式组成。这个 ResNet 架构赢得了2015年 ImageNet 和 COCO 计算机视觉比赛的识别和检测任务1。目前 ResNet 架构仍然是许多视觉任务的首选架构。在其他的领域,如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,层组以各种重复模式排列的类似架构现在也是普遍存在。
为了实现这些复杂的网络,我们引入了神经网络块的概念。块(block)可以描述单个层、由多个层组成的组件或整个模型本身。使用块进行抽象的一个好处是可以将一些块组合成更大的组件,这一过程通常是递归的,如下图所示:
- 多个层被组合成块,形成更大的模型:
- 通过定义代码来按需生成任意复杂度的块,我们可以通过简洁的代码实现复杂的神经网络。
从编程的角度来看,块由类(class)表示。它的任何子类都必须定义一个将其输入转换为输出的前向传播函数,并且必须存储任何必需的参数。注意,有些块不需要任何参数。最后,为了计算梯度,块必须具有反向传播函数。在定义我们自己的块时,由于自动微分提供了一些后端实现,我们只需要考虑前向传播函数和必需的参数。
在构造自定义块之前,我们先回顾一下多层感知机( 3.3 节 )的代码:下面的代码生成一个网络,其中包含一个具有256个单元和 ReLU 激活函数的全连接隐藏层,然后是一个具有10个隐藏单元且不带激活函数的全连接输出层。
import torch
from torch import nn
from torch.nn import functional as F
net = nn.Sequential(nn.Linear(20, 256), nn.ReLU(), nn.Linear(256, 10))
X = torch.rand(2, 20)
net(X)
tensor([[ 0.2414, -0.0475, -0.0346, -0.1400, -0.0488, -0.2692, 0.0800, -0.0813,
0.0583, 0.1719],
[ 0.2573, -0.0577, -0.0076, -0.0784, -0.0863, -0.1995, 0.1153, -0.0685,
-0.0746, 0.1030]], grad_fn=<AddmmBackward0>)
在这个例子中,我们通过实例化 nn.Sequential
来构建我们的模型,层的执行顺序是作为参数传递的。简而言之,nn.Sequential
定义了一种特殊的 Module
,即在 PyTorch 中表示一个块的类,它维护了一个由 Module
组成的有序列表。注意,两个全连接层都是 Linear
类的实例,Linear
类本身就是 Module
的子类。另外,到目前为止,我们一直在通过 net(X)
调用我们的模型来获得模型的输出。这实际上是 net.__call__(X)
的简写。这个前向传播函数非常简单:它将列表中的每个块连接在一起,将每个块的输出作为下一个块的输入。
自定义块
要想直观地了解块是如何工作的,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自己实现一个。在实现我们自定义块之前,我们简要总结一下每个块必须提供的基本功能。
- 将输入数据作为其前向传播函数的参数。
- 通过前向传播函数来生成输出。请注意,输出的形状可能与输入的形状不同。例如,我们上面模型中的第一个全连接的层接收一个20维的输入,但是返回一个维度为256的输出。
- 计算其输出关于输入的梯度,可通过其反向传播函数进行访问。通常这是自动发生的。
- 存储和访问前向传播计算所需的参数。
- 根据需要初始化模型参数。
在下面的代码片段中,我们从零开始编写一个块。它包含一个多层感知机,其具有256个隐藏单元的隐藏层和一个10维输出层。注意,下面的 MLP
类继承了表示块的类。我们的实现只需要提供我们自己的构造函数(Python 中的 __init__
函数)和前向传播函数。
class MLP(nn.Module):
# 用模型参数声明层。这里,我们声明两个全连接的层
def __init__(self):
# 调用MLP的父类Module的构造函数来执行必要的初始化。
# 这样,在类实例化时也可以指定其他函数参数,例如模型参数params(稍后将介绍)
super().__init__()
self.hidden = nn.Linear(20, 256) # 隐藏层
self.out = nn.Linear(256, 10) # 输出层
# 定义模型的前向传播,即如何根据输入X返回所需的模型输出
def forward(self, X):
# 注意,这里我们使用ReLU的函数版本,其在nn.functional模块中定义。
return self.out(F.relu(self.hidden(X)))
我们首先看一下前向传播函数,它以 X
作为输入,计算带有激活函数的隐藏表示,并输出其未规范化的输出值。在这个 MLP
实现中,两个层都是实例变量。要了解这为什么是合理的,可以想象实例化两个多层感知机(net1
和 net2
),并根据不同的数据对它们进行训练。当然,我们希望它们学到两种不同的模型。
接着我们实例化多层感知机的层,然后在每次调用前向传播函数时调用这些层。注意一些关键细节:首先,我们定制的 __init__
函数通过 super().__init__()
调用父类的 __init__
函数,省去了重复编写模版代码的痛苦。然后,我们实例化两个全连接层,分别为 self.hidden
和 self.out
。注意,除非我们实现一个新的运算符,否则我们不必担心反向传播函数或参数初始化,系统将自动生成这些。
我们来试一下这个函数:
net = MLP()
net(X)
tensor([[-0.0107, 0.0695, 0.0923, -0.0145, -0.1522, 0.1609, 0.0630, -0.0890,
-0.0532, -0.0047],
[ 0.1016, 0.1997, 0.0915, -0.0131, -0.1862, 0.1701, 0.0240, -0.0064,
-0.0616, -0.0756]], grad_fn=<AddmmBackward0>)
块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它的多功能性。我们可以子类化块以创建层(如全连接层的类)、整个模型(如上面的 MLP
类)或具有中等复杂度的各种组件。我们在接下来的章节中充分利用了这种多功能性,比如在处理卷积神经网络时。
顺序块
现在我们可以更仔细地看看 Sequential
类是如何工作的,回想一下 Sequential
的设计是为了把其他模块串起来。为了构建我们自己的简化的 MySequential
,我们只需要定义两个关键函数:
- 一种将块逐个追加到列表中的函数;
- 一种前向传播函数,用于将输入按追加块的顺序传递给块组成的“链条”。
下面的 MySequential
类提供了与默认 Sequential
类相同的功能。
class MySequential(nn.Module):
def __init__(self, *args):
super().__init__()
for idx, module in enumerate(args):
# 这里,module是Module子类的一个实例。我们把它保存在'Module'类的成员
# 变量_modules中。_module的类型是OrderedDict
self._modules[str(idx)] = module
def forward(self, X):
# OrderedDict保证了按照成员添加的顺序遍历它们
for block in self._modules.values():
X = block(X)
return X
__init__
函数将每个模块逐个添加到有序字典 _modules
中。读者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每个 Module
都有一个 _modules
属性?以及为什么我们使用它而不是自己定义一个 Python 列表?简而言之,_modules
的主要优点是:在模块的参数初始化过程中,系统知道在 _modules
字典中查找需要初始化参数的子块。
当 MySequential
的前向传播函数被调用时,每个添加的块都按照它们被添加的顺序执行。现在可以使用我们的 MySequential
类重新实现多层感知机。
net = MySequential(nn.Linear(20, 256), nn.ReLU(), nn.Linear(256, 10))
net(X)
tensor([[ 0.0461, 0.2515, 0.0900, -0.1024, -0.0727, -0.3611, -0.0338, -0.0520,
-0.3565, 0.1121],
[ 0.0530, 0.2342, 0.1521, 0.0198, -0.1494, -0.2884, -0.0455, -0.2286,
-0.1885, 0.0144]], grad_fn=<AddmmBackward0>)
请注意,MySequential
的用法与之前为Sequential
类编写的代码相同
(如 3.3 节 中所述)。
在前向传播函数中执行代码
Sequential
类使模型构造变得简单,允许我们组合新的架构,而不必定义自己的类。然而,并不是所有的架构都是简单的顺序架构。当需要更强的灵活性时,我们需要定义自己的块。例如,我们可能希望在前向传播函数中执行 Python 的控制流。此外,我们可能希望执行任意的数学运算,而不是简单地依赖预定义的神经网络层。
到目前为止,我们网络中的所有操作都对网络的激活值及网络的参数起作用。然而,有时我们可能希望合并既不是上一层的结果也不是可更新参数的项,我们称之为常数参数(constant parameter)。例如,我们需要一个计算函数 的层,其中 是输入, 是参数, 是某个在优化过程中没有更新的指定常量。因此我们实现了一个 FixedHiddenMLP
类,如下所示:
class FixedHiddenMLP(nn.Module):
def __init__(self):
super().__init__()
# 不计算梯度的随机权重参数。因此其在训练期间保持不变
self.rand_weight = torch.rand((20, 20), requires_grad=False)
self.linear = nn.Linear(20, 20)
def forward(self, X):
X = self.linear(X)
# 使用创建的常量参数以及relu和mm函数
X = F.relu(torch.mm(X, self.rand_weight) + 1)
# 复用全连接层。这相当于两个全连接层共享参数
X = self.linear(X)
# 控制流
while X.abs().sum() > 1:
X /= 2
return X.sum()
在这个 FixedHiddenMLP
模型中,我们实现了一个隐藏层,其权重(self.rand_weight
)在实例化时被随机初始化,之后为常量。这个权重不是一个模型参数,因此它永远不会被反向传播更新。然后,神经网络将这个固定层的输出通过一个全连接层。
注意,在返回输出之前,模型做了一些不寻常的事情:它运行了一个 while 循环,在 范数大于 的条件下,将输出向量除以 ,直到它满足条件为止。最后,模型返回了 X
中所有项的和。注意,此操作可能不会常用于在任何实际任务中,我们只展示如何将任意代码集成到神经网络计算的流程中。
net = FixedHiddenMLP()
net(X)
tensor(0.1174, grad_fn=<SumBackward0>)
我们可以将各种组装块的方法混搭在一起,正如下面这个例子所示:
class NestMLP(nn.Module):
def __init__(self):
super().__init__()
self.net = nn.Sequential(nn.Linear(20, 64), nn.ReLU(),
nn.Linear(64, 32), nn.ReLU())
self.linear = nn.Linear(32, 16)
def forward(self, X):
return self.linear(self.net(X))
chimera = nn.Sequential(NestMLP(), nn.Linear(16, 20), FixedHiddenMLP())
chimera(X)
tensor(0.0761, grad_fn=<SumBackward0>)
效率
读者可能会开始担心操作效率的问题。毕竟,我们在一个高性能的深度学习库中进行了大量的字典查找、代码执行和许多其他的 Python 代码。Python 的全局解释器锁是用于保护 Python 对象的互斥锁,阻止多个线程在同一时刻执行 Python 字节码。而在在深度学习问题中,我们担心速度极快的 GPU 有时不得不等速度较慢的 CPU 运行 Python 代码后才能计算另一个作业。
有点讽刺的是,提高 Python 速度的最好办法就是完全避免使用 Python。另外也可以考虑混合式编程(hybridization),比较不错的就是 Gluon 框架。
小结
- 一个块可以由许多层组成;一个块可以由许多块组成。
- 块可以包含代码。
- 块负责大量的内部处理,包括参数初始化和反向传播。
- 层和块的顺序连接由
Sequential
块处理。
练习
- 如果将
MySequential
中存储块的方式更改为Python列表,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? - 实现一个块,它以两个块为参数,例如
net1
和net2
,并返回前向传播中两个网络的串联输出。这也被称为平行块。 - 假设我们想要连接同一网络的多个实例。实现一个函数,该函数生成同一个块的多个实例,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更大的网络。
Footnotes
-
He K, Zhang X, Ren S, et al. Deep residual learning for image recognition[C]//Proceedings of the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. 2016: 770-778. ↩